
1946年集宁一战,傅作义一人击败了聂荣臻和贺龙两位元帅,占领了集宁。
消息传到中央后,毛主席当场命令朱德:“朱老总,你去晋察冀会会这个傅作义!”
傅作义的军队和我们认知中的国民党军队完全不同,他的军队比蒋介石的中央军还要难打!
傅作义是个文武全才,既擅长军事指挥,又擅长政治工作。
他很重视军队和当地群众的关系,不仅对军队制定了严格的纪律,不允许手下随意骚扰百姓,还会经常带着部队去帮助当地百姓。
一来二去,老百姓都将傅作义的军队称作“七路半”,意思是只比八路军差一点。
1946年,晋察冀军区联合晋绥解放区进攻大同,蒋介石见状立马将大同划给了傅作义。
傅作义早就想要和我军名正言顺地打一仗,看看他这个“七路半”到底比解放军差了多少?
当时,我军一共20军力直逼大同,傅作义则派出嫡系部队共3万多人,朝着卓资山、集宁方向进犯。
我军机动性很强,在速度这一块上基本上没认过输,结果这一次却被傅作义狠狠上了一课。
傅作义的主力部队一路风驰电掣,来到了卓资山,不到8个小时,就拿下了卓资山。
卓资山失守,贺龙和聂荣臻都大吃一惊,接下来有3个选择摆在傅作义面前,北上集宁、进犯张家口和南下支援大同。
贺龙和聂荣臻都无法预测接下来傅作义会怎么做,战场的主动权也落到了傅作义手中。
傅作义指挥部队趁着夜色行军,瞒过了我军的侦查,悄悄来到了集宁城外,集宁城内的解放军战士殊死抵抗,但是面对绝对的人数和装备优势还是败下阵来,只能忍痛放弃集宁。
傅作义占领卓资山、集宁,整个张家口瞬间就暴露在了他的面前。
傅作义接连取胜,蒋介石大喜过望,当场打来电话庆贺,傅作义也有些飘了,竟然在报纸上发表了一封公开信,嘲笑我们的军队没实力。
朱德看到这份报纸后,不怒反笑:“这就叫激将法,人家说咱们的军队,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也不过如此!”
当时朱德正在黄河渡口和毛主席指挥转战陕北,主席亲自下令:“朱老总,你去晋察冀会会这个傅作义!”
朱老总认为,贺龙和聂荣臻的失败主要是在机动和灵活性的问题上,这本来是我军的一大优势,如今却转化成了傅作义的优势。
傅作义部队多为骑兵,还拥有400多辆美制大卡车,一路上轻装简行,要想出奇制胜,就必须在速度上胜过他们!
朱老总总结了3个要诀,分别是:“集中优势兵力主动作战、包围歼灭敌人、利用一切有利地形!”
朱老总来到晋察冀军区后,仅用3个月时间就扭转了战局,同时也对晋察冀军区的结构进行了改良和重组,接下来的清风店战役、石家庄战役,我军一路高歌猛进,赢得了最后的胜利!
